关闭广告

美国记者称拜登下令炸毁北溪管道 俄外交部发声

封面新闻42483人阅读

来源:封面新闻


北溪管道 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实习生 罗奇宇 编译

北京时间2月8日,一篇关于“北溪”管道被炸真相的报道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在其个人网站上刊登了一篇《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西摩·赫什在文章中称,轰炸波罗的海的北溪水下天然气管道是白宫下令并由中央情报局进行的秘密行动。北京时间2月9日,白宫对此回应,称其为无稽之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沃森说:“这是完全虚假和虚构的。”


北溪管道布置图

文章爆料:“北溪”由美国人埋炸弹挪威人引爆

北溪管道由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公司运营,其主要股东是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花费了大约200亿美元建造了管道。北溪管道2号于2021年完工,在被破坏时尚未投入使用。


北溪管道爆炸

2022年9月26日,丹麦海事局表示,俄罗斯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在该国海域出现了天然气泄漏。27日,丹麦和瑞典的海事局几乎同时发布公告,说北溪一号管道发现了两个泄漏点,都在丹麦的伯恩霍尔姆岛东北部。据瑞典地震学家报告说,三起爆炸中的一次是里氏2.3级地震强度,但这并不是地震,而是一次有预谋的爆炸袭击。

截至目前,参与调查的各方均认为管道泄漏“是蓄意破坏”,瑞典安全局在事故现场还发现了炸药痕迹。但对于可能的幕后黑手,迟迟未有定论。



媒体报道截图

多家媒体转载报道赫什的文章

赫什的文章爆出猛料,他在文中引用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来自美国海军的“熟练的深水潜水员”在2022年6月的北约海上演习“BALTOPS 22”的掩护下,埋设了可远程触发的C-4炸药。9月26日,一架挪威海军P8侦察机进行一次“看似例行的飞行”,然后释放了声纳浮标。他写道:“信号在水下传播,最初传播到北溪2号,然后传播到北溪1号。几个小时后C-4炸药被触发,四条管道中的三条停止使用。在几分钟内,可以看到管道中的甲烷在水面上扩散,世界发生了一些不可逆转的事情。”

北溪爆炸后 美国得利

赫什在文章写道,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就这一计划磋商了9个月后,由拜登下令让美国海军专业潜水员破坏输油管道。“在那段时间的大部分时间里,问题不在于是否执行任务,而在于如何完成任务。”赫什的匿名消息人士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在讨论对莫斯科的可能制裁时曾警告说:“将不再有北溪管道,我们会结束它。”

谈及美国这么做的原因时,西摩·赫什分析称,这源于美国的政治担忧:首先,俄罗斯依靠天然气贸易持续获得能源收入;而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一直“沉迷”于俄罗斯的低成本天然气,却减少对美国的能源依赖,同时削弱了他们对乌克兰支持的承诺。

据专家分析,北溪管道被炸毁的确保证了德国和欧盟在制裁俄罗斯能源进口方面不会摇摆不定。去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该事件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今年1月,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在国会表示,她对北溪管道被摧毁成一块“海底废金属”而“感到满意”。


北溪管道

该记者曾多次揭露美国政府黑料

西摩·赫什是美国资深调查记者,现年85岁,曾为美媒《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撰稿。

1969年,赫什因揭露美军在越南战争时期的“美莱村大屠杀”的暴行,在美国新闻界崭露头角,并于1970年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

20世纪70至90年代,赫什相继为《纽约时报》报道水门事件、美军对柬埔寨的秘密轰炸等事件。2004年,他还报道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虐囚事件。赫什因持续揭露美国政府丑闻,获得过两次美国国家杂志奖、五次美国乔治·波尔克奖、一次英国乔治·奥威尔奖等权威新闻奖项。

不过,近几年,赫什发布的两篇报告因消息来源问题引发争议:第一篇报告质疑奥巴马政府关于2011年击毙基地组织创始人本·拉登的说法;第二篇报告指责叙利亚反政府武装2013年8月在大马士革郊区发动沙林神经毒剂袭击,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

由于赫什的这篇文章引用了不少匿名人士的爆料,所以不少人仍对他这篇文章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文章刊发后白宫否定 俄罗斯表示将调查

针对西摩·赫什的文章,白宫当地时间周三对此进行了回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称,赫什在博客上发表的关于北溪管道爆炸的报道“完全是虚假和虚构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国务院的发言人也发表了同样的言论。


路透社报道白宫回应

由于这篇文章的信息直接暴露出美国涉嫌挑唆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扩大俄乌冲突并威胁欧洲的地缘安全,因此在发出后不久,这个消息就引起了俄罗斯和欧洲多国媒体的关注。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评论说,俄外交部呼吁美国回应对“北溪”管道被破坏事件的调查。“我们已经多次表达了对美国和北约介入此事的立场,并指出他们毫不客气地对全世界吹嘘,他们打算摧毁欧洲的民用基础设施,而欧洲正是通过该设施获得俄罗斯能源。”扎哈罗娃还称,西方国家阻止莫斯科参与调查。“我们还注意到,丹麦、德国和瑞典不愿进行公开调查,并反对俄罗斯参与调查,尽管我们国家对此有巨大投入。白宫现在应该评论所有这些事实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美国会举行UFO听证会 退役军人:曾几乎每天都看到UFO

红星新闻 浏览 100024

又添新身份!人气带货主播李佳琦增补为上海青联委员

趣看热点 浏览 18294

男星晒照秀恩爱!曾因暴打前妻丑闻被批渣男,今改头换面做好男人

趣看热点 浏览 38584

手握10万主播达人,无忧传媒攻不下电商

新摘商业评论 浏览 10370

日媒叫嚣将协防台湾,不过是向主子点头哈腰罢了

趣看热点 浏览 18472

铁汉高能进阶,坦克品牌双车成都车展首秀

油门到底ACC 浏览 12579

今年流行的连帽衫,是很新的神秘款式

ELLE世界时装之苑杂志 浏览 11207

疑似李玟老公发声回应:我一直对她很好

扒娱余小鱼 浏览 11503

特朗普发文称自己下周二将被逮捕 放话"美国梦已死"

环球网 浏览 46828

泽连斯基赠英议长乌飞行员头盔 上面写着一句话

环球网资讯 浏览 44026

敢穿这2条裙子出门的女人 气质一定很高级!

猫姐品衣有道 浏览 11234

2023春夏流行盘点 来看看小蛮腰的时尚设计

Bordine的时尚时刻 浏览 11655

“限集”“限片酬”对明星有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瞧这群无情的戏子了!

趣看热点 浏览 24395

友机技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元璟资本领投,金蚂投资联合领投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0698

正厅级官员被逮捕:大搞权色交易 搞一言堂当"一霸手"

潇湘晨报 浏览 44756

亚马逊CEO发内部信,称公司将再裁员9000人

界面新闻 浏览 11998

LV、DIOR致敬 男性穿CHANEL夹克的时代来了?

NOWRE现客 浏览 11097

英特尔CEO预测个人电脑市场趋势:下半年将持续复苏

手机中国 浏览 10660

涂磊回应被女生实名举报强奸 赴警局报案画面曝光

扒虾侃娱 浏览 13215

媒体:西方又给解放军戴"不专业"帽子 还有人谩骂

新民周刊 浏览 11640

西方关注普京会见普里戈任:瓦格纳"叛乱"被指是阴谋

环球网资讯 浏览 7615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